当前位置: 首页 多党合作 建言献策
应对金融危机 加强我市企业内控机制抗风险
时间:2009-04-2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各企业投资有所放缓。我市也不例外,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投资65.15亿元,同比增长20.8%,比全部规模以上投资增幅低13.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60.52亿元,同比增长17.9%。制造业的30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大类同比下降,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4.8%、11.7%。部分企业举步维艰,经营困难,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虽然这些企业因金融危机影响而造成的困难不尽一致,但最根本的原因似乎都一样: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析现阶段我市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市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和控制理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对于几乎属于“引进”而来的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几乎处于陌生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知识掌握不多,认识跟不上这项制度的发展要求。二是大多数企业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便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基本上为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部门性制度,甚至与业务脱离,属于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另外,内控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片面性、零散性,不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三是缺少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对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较晚,控制思想淡薄,没有形成一批了解内部控制的专业人才。因此企业要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在我市的发展。
  2、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市目前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和借鉴消化外地比较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阶段。但总的看来,既融合外地先进经验、又体现自主创新、适合我市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少。纵观我市的高等教育系统,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都没有把内部控制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仅在审计实务方面穿插了一些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3、内部控制法规政出多门。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过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法规,而上级的法规是政出多门,各管各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往往一个企业要遵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策法规,从而造成企业无所适从,无法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的有执行力的内部控制制度。鉴于目前我市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存在的政出多门,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协调,加快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法规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为内部控制提供法规保证。
  4、企业的控制环境不理想。在我市,目前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环节的公司法人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企业文化的培育忽视了管理控制,很多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但往往过多地关注企业的形象设计、品牌设计、公司口号、产品推介等,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理念。
  5、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我市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相关制度残缺不全;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成手册、文件,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遇到具体问题随意性很强,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6、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自评估机制。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监督对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要强化政府监督,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有的职能部门对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流于形式。有些职能部门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有些部门出于软环境建设考虑,怕企业抱怨影响本单位软环境建设中的得分,从而导致不能坚持原则和依法办事,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形成了监督的弱化。
  二、对我市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建议及对策
  1、 加强研究、宣传和教育,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内部控制提供智力支持。引导社会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为内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提倡加强内部控制的理论教育,为内部控制提供专业人才。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加强宣传教育,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后续培训,为内部控制提供持续动力。
  2、 完善、统一法规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内部控制提供法律基础。政府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法规体系,为内部控制提供法规保证。帮助企业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并为内部控制提供操作指南。建议我市出台适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从而在企业内部推行一个完整、有效、可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3、 优化制度安排,发挥政府参导作用,为内部控制提供制度保证。采用宣传典型的方法,激励企业完善内部公司治理,为内部控制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培育并完善健全、开放、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体系,建立有效地企业内部控制自评估制度,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
  4、 加强监督力度,发挥政府督导作用,为内部控制提供约束机制和外在动力。加强政府的监督,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地位,为内部控制提供自我约束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力度,为内部控制提供外在动力。(二00九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