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脍炙人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创作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等作品经久不衰。他与周恩来之间肝胆相照的友谊、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但唤醒沉睡的国民大众,而且更好地诠释了周恩来统战工作的丰功伟绩。
政治上两次重用。1938年,为了使云集武汉的七八百名文化界人士更加紧密团结起来,利用文艺的形式唤起民众,打击日本侵略者,周恩来指示共产党员阳翰笙等人筹备组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恩来、王明和冯玉祥经过深思熟虑,邀请老舍出面主持文协工作,周恩来当选为文协名誉理事。此后,二人精诚团结,把文协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老舍在周恩来的倡导下开始创作话剧、相声和大鼓词等民间曲艺作品,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抗日战争摇旗呐喊。
1949年7月6日,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面对解放区和国统区两股文艺大军在北京汇合的大好形势,周恩来喜悦地说:“现在就差老舍了,请他快回来吧。”当时齐聚北京的郭沫若、茅盾、周杨、丁玲、阳翰笙、曹禺、田汉、冯雪峰等30多名文艺界著名人士联名写信,通过秘密渠道转到时在美国讲学的老舍手中。老舍接信后不顾身患疾病,排除万难,终于回到阔别已久、日夜思念的祖国,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1950年5月,在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市文联主席。
创作上给予支持。在新中国清新温暖的氛围中,老舍灵感如潮,佳作不断,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周恩来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注。他鼓励老舍多写自己熟悉的事物,从创作计划到创作内容都给予具体指导。每当老舍的一部新剧上演,周恩来总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去观赏,而且从剧本到演出,都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可以说,老舍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渗透着周恩来的心血。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老舍在创作上硕果累累,取得了发表21部剧本的可喜成就。其中,《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以其独有的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享誉中国近现代文坛。
生活上无微不至。老舍居住的丹柿小院,由于常年地面潮湿,对经常夜间写作的老舍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周恩来得知情况后,立即指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老舍写作室的方砖上铺一层木板,有效改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