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战史话
淮安自然地理
时间:2012-03-3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 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 公里,面积10072 平方公里。2004年,市区建成区面积80 平方公里。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 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 县。
    淮安市地跨淮河两岸。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安的气候、物候、植被、生物资源等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地形地貌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 米,为全市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沐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 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 ,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土壤条件
 
    淮安市属黄淮和江淮冲积平原。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
 
气候概况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 千卡/平方厘米—119 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 小时—2411 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 毫米~l007 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物产丰饶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这是900 多年前大文豪苏轼过淮安涟水时留下的佳句。正如东坡先生所歌咏的那样,自古以来淮安就是淮上江南、鱼米之乡。
    早在远古时代,淮安大地就是地势平衍,河湖密布,土壤肥沃,水草肥美,宜渔宜猎、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大约距今六七千年前,淮安就已出现种植稻谷的原始农业。《禹贡》中有“淮夷璸珠暨鱼”的记载,陆羽《茶经》中也有山阳茶陂的描述。在黄河夺淮之前,“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是鱼米之乡淮安的生动写照。黄河夺淮后,淮安农村曾经凋弊衰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也被“淮贫”说取代。新中国成立后,淮安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大力繁育和推广良种,改进作物栽培技术,改良土壤,提高施肥和植保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普及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农业生产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袤的淮安大地再次成为鱼米之乡,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基地。
    淮安市农业的主要种植品种有稻、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薯类、芝麻、棉花、麻类等其他经济作物百余种和数十种蔬菜品种。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以稻谷为第一,麦类次之。
    1992 年,淮安市开始开发生产绿色稻米。以14 个万亩以上稻田养殖乡镇为核心,沿洪泽湖、白马湖周边地区建成8 万公顷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又在全市建成3 万公顷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还创建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区1000公顷。2003 年,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60%以上,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产量达60 多万吨,在省内乃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江苏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全市拥有年加工生产能力达3 万吨以上的稻米龙头企业10 多家,合计加工销售优质稻米50 多万吨,其中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米占60%左右;先后形成“金栗”、“金叶”、“岔河”、“凌优”等绿色稻米知名品牌9 个,“淮上珠”牌有机米品牌1 个,“金宝玉”等公害稻米品牌10多个。
    经过十多年的绿色革命,蔬菜已跃居淮安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2010 年,全市蔬菜瓜类面积134.06万亩,产量3110654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使水产业成为淮安农业的又一个主导产业。2010年,全市内陆水产养殖面积达56976公顷,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252820万吨。
 
    淮安的畜牧业自古有名。清光绪《清河县志》 载:境内“六畜富扰,尤多羊马,或数千百蹄色别为群,或纵牧河岸望若云锦”。盱眙以盛产优良水牛而著名。两淮和涟水的驴饲养量民国时居全省之首。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育成功的“新淮猪”遍及全国,种猪还销往国外。九十年代以来,淮安的畜牧业迅猛发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江苏省草鸡、四季鹅重点产区和最大的肉鸽、野鸭特禽生产基地。全市初步形成淮阴区的肉鸽,清浦区的肉鸡、蛋鸡,洪泽县的四季鹅,盱眙县的绿头野鸭,涟水县的苏北草鸡,金湖县的蛋鸭等六大县域特色产业。淮阴、涟水、楚州为全国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区),其中淮阴、涟水也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区),盱眙是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
    现在的淮安不仅以鱼米水乡著称,而且以生态淮安闻名全国。2010 年,全市粮油、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7.23万公顷。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2.52万公顷,获得无公害蔬菜认证产品70 个,有机食品蔬菜1 个。全市无公害林牧渔产地认定78 个,其中茶果类9 个、家禽类37 个、水产类32个,通过认定的茶果面积2.67万公顷、家禽1431.8万只、家畜117.4万头、水产1.31万公顷。洪泽县、金湖县的畜禽和水产,楚州区的畜禽均通过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
  
土地资源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2010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39974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69.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69.54万亩。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 万公顷。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 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 % , PH 值7~8 之间。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 % ,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
 
    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 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 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 亿立方米~20 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早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
 
    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 ,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到2010 年底,全市实有林地面积216377公顷,农田林网10444公顷,林网化率95.9% ,四旁植树1.1亿株。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 科,179 属410 种,其中乔木328 种,灌木65 种,藤木17 种,约有172 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该县1985 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 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 种,隶属于34 科146 属,其中裸子植物22 种,被子植物212 种。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 属5 种;柏科7 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 属31 种;蝶形花科8 属12 种;杨柳科2 属11种;木樨科7 属10 种;壳斗科2 属6 种;榆科4 属7 种,以及竹亚科4 属12 种。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
 
    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 种,经济鱼类83 种,爬行动物48 种,哺乳动物4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 种,二级保护动物43 种。
    据1987 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 目38 科。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 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在1992 年—1993 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 种,分属2 科5 属。其中腹科1 种,游蛇科9 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 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果树资源
 
    淮安市过渡性、季风性气候特点适宜果树生长,淮安市的果树栽培历史也很悠久,据明清地方志记载,当时民间栽培的果树有桃、杏、梨、李、柰、枣、梅、葡萄、樱桃、石榴、酸枣、沙果、银杏、核桃等14 种,其中枣、梨产量可观。经过多年的引进和辛勤培育,如今淮安市的果树资源有9 科14 属33 种。即:蔷薇科(桃属、杏属、梨属、樱桃属、苹果属、梨属)、鼠李科(枣属)、柿树科(柿属)、石榴科(石榴属)、葡萄科(葡萄属)、山毛棒科(栗属)、胡桃科(胡桃属)、银杏科(银杏属)、桑科(榕属)。其中,栽培果树品种资源8 科10 属22 种,砧木及野生资源2 科6 属11 种。
    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苹果、梨、桃、板栗,成片种植的还有银杏、石榴、草毒、无花果、葡萄,山植、李、杏、柿、枣等为零星种植。
 
中药材资源
 
    淮安市的盱眙县由于有丘陵山区,气候适宜,因此全市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较集中地分布于该县,是淮安市惟一的野生药材天然宝库。该县进行的专项普查显示:全县中药材品种资源579 种,其中植物类549 种,动物类30 种,总蕴藏量2 . 6 万吨,每年收购300 多个品种5000多吨,省内名列前茅,有些远销东南亚。其中蜈蚣、灵芝等稀有珍贵,桔梗、金银花、白头翁等独居特色,百部、佩兰、夏枯草、野马追等蕴藏丰富。从品种看野生的占94 % ,从蕴藏量看野生的占99 . 5 %以上。按照分类,名贵药材有:蜈蚣、白头翁、夏枯草、猫爪草、柴胡、百部等20 余种;大宗药材有:野马追、益母草、野菊花、苦参等40 余种;引种栽培药材有:杜仲、红花、白芍、生地、银花、太子参等10 余种;家种药材有:山药、板兰根、川夸、紫苑、紫苏、薄荷等20 余种;家野兼有药材有:桔梗、丹参、芡实、泽兰、佩兰(都梁香草)等10 余种;普查新发现的品种有:知母、土栾儿、小叶锦鸡儿、石见穿、透茎冷水花、白棠子、苦树、乌板树共8 种。
    盱眙蜈蚣早在春秋时即享有盛名,其蕴藏量与收购量均居江苏首位,且以质优量多畅销国内外,被誉为盱眙“山宝”。以野马追为原料制成的野马追糖浆是止咳消喘良药,曾获江苏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大奖。
  
日出斗金洪泽湖
 
    位于淮安市境西部的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和我国最大的平原型水库,它西纳淮河,南注长江,东通黄海,北连黄河,湖面积1597 平方公里(汛期控制水位12.5米),一半以上属淮安市所有。洪泽湖水面开阔,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宝湖”和“活鱼库”之称。
    洪泽湖鱼类共有9 目16 科50 属67 种(和亚种),其中以鲤科为主,另有鳅科、塘醴科、鱴科等多种名贵鱼类。鲤科共有41 种,鳅科鱼类5 种,其余各科皆不超过4 种。
    洪泽湖鱼类在世界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其中鲢鱼、鳙鱼、长春鳊、翘嘴红鲌、三角鲂、蒙古红鲌、戴氏红鲌、银飘鱼、青鱼、草鱼、鳡鱼、银鲴等是我国特产的江河平原鱼类。
    洪泽湖渔业生产主要捕捞的渔类,依其个体大小和产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4 类:第一类是个体大、数量多,如鲤、鲫、鳊、鲂、草、鲢、鳙、青、赤眼鳟等,其中鲤鱼和鲫鱼占捕捞产量的15%—20%;第二类是个体小、数量多、商品价值高的鱼,如刀跻、银鱼和黄颡等。刀跻产量占捕捞产量的7 %—27 %。银鱼年产量虽仅有40 吨—330 吨,占捕捞产量的0.3%—3.0%,但其商品价值高;第三类是经济价值高,目前产量已不多的鱼类,如鳗鲡;第四类是个体小、数量又多的鱼,如鳑鮍、泥鳅、虾虎鱼、麦穗鱼、船钉鱼、棒花鱼和刺鳅等,约占总捕捞量的15% —20%。
    洪泽湖还盛产大青虾、克氏原鳌虾、中华绒鳌蟹、龟、鳌等名优水产品,此外,芡实(鸡头)、菱角、莲藕等水生经济植物也随处可见,过去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之说。
    洪泽湖还是鸟类的天堂。洪泽湖鸟类共有194 种,隶属14 目40 科76 属,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63 %。其中候鸟1 田种(夏候鸟41 种,冬候鸟59 种),旅鸟51 种,留鸟43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鸨、丹顶鹤、白鹤、黑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疣鼻天鹅、白鹭及猛禽等23 种。省级保护的鸟类有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画眉等。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05 种,列人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24 种。洪泽湖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大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